常务理事简介
赵丹,女,汉族,1981年7月生,浙江萧山人。2004年大学毕业,现任中艺花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,先后任桐庐县第六、七届政协委员、杭州市第十届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、杭州市工商联执常委、杭州市新生代常务理事、桐庐县工商联(桐庐萧山商会)副会长、桐庐县知联会会长、桐庐县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等职。
2005年初,赵丹结束了10个月的实习生涯来到桐庐,从打第一个桩开始,边指挥造房子边引进设备,到“五一”期间投入试生产,至当年9月底,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首期建筑面积4.6万平方米厂房的厂区建设全部完成,10月1日公司正式开业。到年底,企业销售产值就达到6000万元,成功实现了“当年建设,当年投产,当年见效”的目标。一年后,中艺花边集团有限公司便一跃成为桐庐县工业企业前十强,产品畅销中东和欧美,在非洲市场更是“一统天下”。
2007年开始,在她的主导下加大引进设备和升级改造的力度,从瑞士引进10台价值近4000万的当时最为先进的生产设备, 9月成立中艺花边集团。
2008年,面对全球金融危机,她坚守“质量、服务、信誉”三个不打折,打出“内部挖潜”组合拳,让公司成功转危为安,首次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的目标。在公司发展中积极响应政府号召,多次对现有设备和生产能力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升级,2013年再次从瑞士引进10台彩绣机,用于提升和扩大产品的档次和应用面,同时对集团内部管理进行改革,提倡数据化和精细化管理。
在加大技术改造的同时,集团的研发中心(有1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,1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和3名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牵头)也不断的在开发新产品和非遗项目“萧山花边”的研发:研发中心会不定期安排图案设计人员去各地采风,开拓眼界,提高自身创作能力,安排电脑编程人员前往瑞士、日本等进行培训,凡是有新的创作设计,全部予以试制成品.同时做好非遗项目“萧山花边”的传承, 1919年由国外传教士传入到浙江萧山后,至今年已经是第100个年头了,由于产区主要在萧山,故又名“萧山花边”。不断研发设计新产品,让更多人喜欢萧山花边。每年组织参加广交会、全国工艺品创新产品设计博览会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等等,从而使非遗项目“萧山花边”和现代机绣花边在国际国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。
截止目前,中艺花边集团已发展成为占地40万平方米,拥有瑞士、日本、韩国等进口大型电脑飞梭绣花机80台,小型电脑多头绣花机650台,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县重点企业。先后被县委、县政府评为“工业龙头企业”、“工业重点企业”、“突出贡献企业”等,2009年至今连续被国家轻工总会评为全国工艺美术十强企业。2002年通过了ISO9001—2000的质量体系认证;2004年被杭州市经济委员会认定为“首批杭州市传统工艺美术重点保护品种”。2006年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“浙江名牌产品”。
在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,作为杭州市政协委员的赵丹,更多了一份社会意识和慈善担当。对内,在“活跃员工生活,和谐劳资关系”的企业文化理念下,不断改善职工的生活居住环境,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,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,先后建立了多功能娱乐厅、乒乓球、电子阅览、图书室,并建立篮球、羽毛球、网球场,还不定期地组织员工联欢晚会、时装表演和多种体育比赛,并在员工生日当天送上祝福蛋糕和鲜花,对老员工设有工龄奖,暑期有候鸟补习班等。公司还会定期出版“中艺小报”,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动向。
对外,积极参政议政,先后提出了《关于建立分水江库区漂浮物打捞处置长效机制的建议》、《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》等提案议案。同时积极开展慈善活动,在集团公司成立之时,一次性向桐庐县慈善总会捐款50万元,成为当时最大的一笔捐款;在汶川大地震时向灾区捐款30万元;为支持“五大桐庐”建设,认筹“五水共治”基金60万;坚持每年向关爱公交车司机爱心基金捐款 、请环卫工人吃饭等暖心活动。作为桐庐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的她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,积极参与联谊会的各项活动,先后组织开展了“知联找茬助力文明城市创建”、“同心•知联阅读—国学品读沙龙”、“统战知联·阳光驿站进基层”、“小候鸟暑期夏令营”等活动,有力地促进了知联会员全面参与桐庐经济社会发展,为建设美丽中国桐庐样本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。